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結束有閒



有關有閒文章剛出了不久,可分享的有閒生活大概要結束了。中心管理處寄來電郵,著令把門前擺設移走,回歸隱蔽處。

每日生活太忙碌,無暇去回應這些為了管理而管理的事情。沒有了門外小擺設,很多可以跟觀察溝通的事情、也無法進行了,餘下只有孤獨的側畫廊,在狹窄的走廊繼續存在。一個藝術中心該如何存在,沒有一定的面貌,但中心內的藝術氣息,則需要有對中心有歸屬感的人,經過長期參與而散發出來,是群體力量產生的,把每個租戶鎖在自己的空間內,藝術能量也就難以流通了。大多數的租戶忙於生計,著實無多餘時間互相交通,只靠門外小擺設去彼此連繫。

中心的建立原是幫助有意藝術創作的人,使其有穩定的地方安心創作,並因空間和管理人員的關係、讓大眾可以見/認識到這些人士及其作品。不幸地,四年結束了,仍未見曙光。惟有繼續說﹕藝術同志,仍需努力。

鄧凝姿博士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藝術閒情



早前Percy U magazine寫的一篇有關Monti於正/側畫廊的展覽﹕「當鄧氏姊妹在內創作,我們就在門外打開摺椅閒談。狹窄的走廊偶然有人經過,鄰人有時出來澆花,空氣中充滿生活質感。」

Percy所說的閒情,也只有在一個有閒情心的人、才會感覺到這種有閒的生活質感。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藝術家大多閉門做自己的事情,除了偶爾走過的街坊和好奇人士外,幾乎沒有太多特別是對純藝術有興趣的人士刻意到訪,因此藝術家安心工作之餘,更可發展其他興趣。鄰居古琴蔡老師不時播放優雅的音樂,洗滌心靈﹔本來做室內設計的Ivy近來熱衷有機生活,種了不少植物,我跟Grace不大懂種植,遇到難題,也會把植物放到Ivy門口,由她協助,使之回復生機。Ivy的植物加上蔡老師的,這狹窄的走廊尚算有一點生氣。另一面鄰居,徐子雄老師桃李滿門,出入的學生也為這走廊加添熱鬧氣氛。

除了生活,還有藝術創作,令每個人的生活相當忙碌,難得閒情﹕藝術、人與植物,在不知不覺中聯繫起來,散發自在的生活氣息;細小的畫廊、自由的創作、從外的藝術家,也走進這狹窄的空間內展示作品,共同灌溉有生命的藝術。

鄧凝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