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兩個展覽、三個藝術家

馮淑霞和黃天盈在同一展覽中相遇,分別展出了風景繪畫和造字的作品;而曾敏富則展出倒模身體作品。驟眼看來,兩位女性的作品都相當輕巧,表現發自內在的感受和看法;而曾氏作品卻呈現外在人體表象的細膩,由於所用的物料和真人比例,作品看來是重型的,因此三類作品很容易就可以以典型的性別論述去觀看。然而,在開幕日,曾氏在討論其作品時,就十分強調其中的壓迫感受,當然未有嘗試用身體去進行倒模的人,也不難想像當石膏物料佈滿身上、水份逐漸消的時候,那種動彈不得的感覺,然而以技法和意念帶領的作品未必能表述內心的情緒,除非肌肉的微動也在所表現的肉體中呈現,這樣的話觀眾就必須要仔細欣賞作品的細部了。

馮氏的作品以一般繪畫的做法,由顏料、筆觸和畫面的變化去引進情緒的表達;黃氏作品以童年父親的字粒重造字與圖的意義,她們著重由內至外的表現,發表個人的感受或意見;而曾氏則企圖藉外在的存有走進內心的掙扎層面,在希望不修飾的情況下,顯示自己/其他人也可能不能了解的內在精神圖像。

藝術所追求的真相,因人而異,馮氏的沈澱灰調,剛好與黃氏的造字趣味成為對比;而兩位女性又與曾氏的內歛細緻有所分別,藝術作為人性的表達,在此也看到一些例子。

鄧凝姿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藝術家的生活



每個人對生活所經歷的各種事物也有感受、看法和領悟。一些比較敏感又喜愛表達的人便會將生活中的點滴上傳到社交網絡公諸同好和表達自己。

藝術家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猶其敏感和在意,可以說到了竭斯底理的地步。藝術家的固執,實質上是擇善固執。他們洞察生活、社會和世界的各種事物,經過不斷的思考和沉澱而創作作品。

謝諾麟和譚家榮這次的作品正正反映了這個特點。他們的作品既有個人對生活的看法和偏好,亦有對社會環境的觀點。

謝氏堅持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除了表現了他對自己的存在十分在意之外,還透露了一個香港人每天刻板生活的狀態。

譚氏所選取的主要色情畫面,配上糖果製成的馬賽克。這個組合甚為有意思。色情是成人和禁忌的,而糖果是純真和無邪的。兩者看似極端,但他以 '誘惑' 將兩者緊緊地連在一起,讓觀眾有多一層的閱讀空間去思考兩者的關系。這個作品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發現,而是經過觀察、思考和實驗所得出的。

藝術家不是餐風飲露的仙人,他比很多人更關心世界、更激情、更在意日常生活。只是,他們不是衝動的一群,他們希望以細微的觀察和睿智來回應這個世界。

郝立仁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看謝諾麟的作品



因正/側畫廊的展覽, 正式認識了謝諾麟及其創作, 最初認識, 有朋友說他是一個愛上的人他的正確來說應是數據”, 不斷紀錄重覆性的環境、行為、影像等,以數據形式展示出來,藝術家在數據中閱讀自己的生活痕跡及路軌,藉此反思藝術創作的意義,感受親情的密度。數據有參考價值,同時也有有效日期,謝氏也會為一批批的數據以埋葬形式以示檔案結束。


要紀錄一段時間內的行為模式,是一種堅持堅忍的修練,甚至在過程中易於迷失,我甚至相信會出現精神崩潰的可能性很高,在此不得不佩服謝德慶的一年行為藝術。在謝諾麟的創作模式,我想到了自己錄像創作與他的共通點,就是把一個身體的動作不斷重覆來呈現的不安感,我們都把一些尋常的事呈現出不尋常的狀態,讓觀者反思都市生活狀態與自身的關係。


黎振寧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乘著光影疏理生命 麥慰宗 U Magazine 2013.2.15



欣賞的趣味



人生總有無數的第一次當然愛遊藝術館的我看展覽的經驗總不是第一次了然而 front-side-gallery這樣casualcosy的展覽卻是第一次呢抱著小粉絲的心情參觀能如此近距離地與藝術家們對話瞭解他們創作的歷程分享他們努力創作的成果果真是難能可貴的第一次最意料之外的第一次是花了分文擁有本地藝術家的真跡沒想到自己會如此雀躍的從展櫃云云眾生相中尋找心頭好眼前一張張由鄧凝姿繪畫似曾相識的人物正是我們生活的寫照warm好有親切感這種歸屬感是遊藝術館找不到的大師作品雖震撼但總予我遙不可及的感覺我把這張第一次擁有的本地兿術作品張貼於案頭閒來細味和與人共賞

小粉絲Alice

發現 – 記鄧凝姿與李美娟的展覽作品



走進創意藝術中心的路上, 需走上幾個街口, 沿途走過舊街小舖, 心裏感覺奇妙, 藝術給我感覺新鮮, 但環繞藝術中心卻是舊物厚情, 環繞其中對比強烈。

展品把社會多個人物展示出來, 他們來自社會不同社群。 從欣賞展品中, 察覺畫中人物都提著形形色色的手提袋, 感覺卻是營營役役, 本以為是鄧凝姿博士刻意表達的一種社會形態, 慢慢地再逐一細看各人物動態, 發現展位上端一幅小女孩背影的畫, 裝扮儼如年輕人時尚, 同時亦挽著小手袋, 這幅畫讓我靜看了一會, 心想香港社群除適應了「忙」的生活狀態外, 還增添了「多」的生活習慣, 並伸延至小童的生活。

所說的「忙」是眾所周知的香港形態, 爭分奪秒的景象不難所見。所說的「多」就是畫中眾人所挽著的手提袋的景象, 不知不覺人們口袋裏增添了更多用品, 其後多得了環保袋的興起, 手袋背包外, 人們還多了一個環保袋, 袋中之物各形各色, 隨所需而備。 心裏反思我們到街上走幾趟, 真的需要那麼多嗎?  是需要的還是備用的多了? 社會脈絡較從前繁華, 促使了各種事物的流動性, 資訊迅速流傳, 交通四通八達, 但我們手中之物還較以前多。

與另一聯展的藝術家李美娟淺談, 了解藝術角度, 李氏說話率直樸實, 讓我了解多一點藝術寫實景象。 理解本地藝術普及社區需時間培育, 而李氏的作品與「時間」有著重要關係。 從市務角度來思考, 「忙」、「多」及「時間」乃關鍵所在, 要釋放社區的「忙」、發掘藝術的「多」以及掌握合適的「時間」, 將會是我現階段的觀察及思考角度。

Phelix Pun
20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