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霞和黃天盈在同一展覽中相遇,分別展出了風景繪畫和造字的作品;而曾敏富則展出倒模身體作品。驟眼看來,兩位女性的作品都相當輕巧,表現發自內在的感受和看法;而曾氏作品卻呈現外在人體表象的細膩,由於所用的物料和真人比例,作品看來是重型的,因此三類作品很容易就可以以典型的性別論述去觀看。然而,在開幕日,曾氏在討論其作品時,就十分強調其中的壓迫感受,當然未有嘗試用身體去進行倒模的人,也不難想像當石膏物料佈滿身上、水份逐漸消的時候,那種動彈不得的感覺,然而以技法和意念帶領的作品未必能表述內心的情緒,除非肌肉的微動也在所表現的肉體中呈現,這樣的話觀眾就必須要仔細欣賞作品的細部了。
馮氏的作品以一般繪畫的做法,由顏料、筆觸和畫面的變化去引進情緒的表達;黃氏作品以童年父親的字粒重造字與圖的意義,她們著重由內至外的表現,發表個人的感受或意見;而曾氏則企圖藉外在的存有走進內心的掙扎層面,在希望不修飾的情況下,顯示自己/其他人也可能不能了解的內在精神圖像。
藝術所追求的真相,因人而異,馮氏的沈澱灰調,剛好與黃氏的造字趣味成為對比;而兩位女性又與曾氏的內歛細緻有所分別,藝術作為人性的表達,在此也看到一些例子。
鄧凝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