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正/側畫廊2012年9月至12月展覽預告


9:張施烈跟你分享他創作的點滴。張施烈為新進藝術家,以細膩的筆觸去訴說他對生活的感覺。他的作品重視個人感受,對生活有一套獨特的看法,其繪畫作品以輕描淡寫的手法回應社會急速發展的步伐。

10羅琛堡全面實踐藝術即生活的看法。羅琛堡為資深藝術家,其富有詩意的錄像及現場演出作品把眾人的心都緊扣起來。羅氏會為/側畫廊展出其最新的混合媒介作品,重伸藝術離不開真實生活的體驗。

11月:黎慧儀開展環境藝術。以最環保的理念和不污染地球的物料去讓觀眾經驗不一樣的藝術。年青的黎氏擅長溝通的藝術,以清新的作品,回應當代城市發展中無法修補的事情。

12月:嚴惠蕙結合科學與藝術的知趣,為觀眾製造一個超現實的地域,重新思考當今生活的境況。嚴氏精湛的藝術技巧,顯示殘酷現實中美的一面,也發揮了陶土的最大可能性。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藝術家的名字


90年代在加拿大時,看到畫廊推荐處身海外的中國藝術家時,總以她/他們悲慘的中國經驗作為焦點。這種強調藝術家擁有特殊人生經驗,是繼梵谷後的另一類藝術家天才的描述。把藝術家塑造成為一個異人,有別於一般人,因而可以成為別人的想像、投射和期盼。

近代、觀賞藝術創作的方法,會把視線集中在作品上。開放的藝術環境、公共空間的概念、展示藝術的流行、自由觀看和詮釋的實踐、和強調藝術於社會的意義,都使藝術脫離人物/個體、走到情境/群體的範疇中,因此大部份的展覽著重在展覽的題目、及其所論及的社會/政治內容上。

然而,當今的視覺藝術仍然以個體出發,輔以長時期的對某一議題的興趣和探討、及不斷累積的過程製作,這種藝術創作的模式/本質,毫無疑問是不能像時事新聞般、即時去回應所有突發社會事件的、除非選擇以存在/已有的藝術形式和語言作為工具去抒發意見,這種發展的情況在藝術分類而言,會被放在應用藝術的範圍內,例如有很多的遊行示威行動,都參考了表演藝術的方法。話雖如此,當今藝術的開放態度:甚麼也是藝術的主張、及二次創作方式等,則提供了更多對當代藝術發展的思考和可能性。

/側畫廊在未來一季決定以藝術家的名字作為展示題目,重新突顯人物於創作活動中的重要:個人跟其製造出來的物象有甚麼關係、其所反映的社會/歷史是甚麼?社會的發展主要由人物組成、然後是事件物象等,這些關係可以怎樣地重新閱讀呢?

鄧凝姿博士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正/側畫廊的發展



經歷了一段時間、數過展覽,/側畫廊本著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未來的日子,務求有一些的改進:除了行政結構不同之外,在推廣及聯盟上,致力建立與不同人士的長久合作友誼,其中當然包括藝術愛好者。

/側畫廊由藝術家群體共同策劃,能夠有一些收入支持更好,但這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尋找當下的藝術。香港的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的挑戰,國際關係亦非比平常,所謂當代藝術實在可以有甚麼面貌和意義?/側畫廊以開放和實幹的態度去發掘這年代有意義的藝術。一直以來單一的香港藝術發展的確令人窒息,亦淹沒了人類擁有自由發表藝術的權利,流失了不少藝術觀眾,以致除了藝術家外,沒有藝術行政人員、評論/分析員等等以外的人士加入、共同製造有特色的藝術。

/側畫廊只有一個細小的空間,但有志氣的人卻是不少,因此在未來的日子會逐一推薦給各界人士觀賞和批評。

                             策展團隊~鄧凝姿博士撰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Works by Yu Kei Kei 余琦琦作品展


Works by Yu Kei Kei

Yu Kei Kei has begun her pursue in art as an artist and then as a curator. She has curated exhibitions in Hong Kong, moved to China, and recently returned to Hong Kong. She will be showing, in Front\Side gallery, her images collected from 2004 onwards, with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images of cities and animals in zoos.

Why does she choose these two types of images as a memory of her impression of these years?
How do these images become her memory of her life experience?
How will this memory influence her future art creation and works as a curator?
Find out in this exhibition!

Her works will be showing at Front\Side gallery from 2nd May to 31st May 2012.
Venue: L505, Tang’s Studio, JCCAC, 30 Pak Tin Street, Shek Kip Mei
Reception: 4th May 2012, 7 pm to 9 pm
Opening Time:
Front gallery: Mon. to Fri., 12 pm to 4:30pm
Side gallery: 24 hrs everyday
Enquiry: frontsidegallery@yahoo.com.hk


余琦琦作品展

余琦琦的藝術追尋由開始時是藝術家,接著成為策展人。從香港策展到中國,至現在重回香港。她會在正﹨側畫廊展出由 2004 年搜集至今的影像,其中專注於城市景像和動物園內的各種動物。
她何以選擇這兩類影像作為她這些歲月的印象?
這些印象為何成了她的人生經驗的記憶?
她的記憶將如何影響她的創作及策展工作呢?
來她的展覽去找尋答案吧!

她的作品將在正﹨側畫廊展出,展期由五月二日至三十一日,二零一二年。
地點:: L505,鄧氏工作室,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白田街三十號,石硤尾。
開幕酒會:五月四日,下午七時至九時
展出時間:
正畫廊: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十二時至四時三十分
側畫廊:每天二十四小時
查詢:frontsidegallery@yahoo.com.hk

Works by Yu Kei 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