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這樣說﹕「生活就是藝術」或是「藝術就是生活」,不外乎強調生活與藝術的互相影響。但每個人的生活樣式/內容都不樣,究竟生活中的藝術可以是怎麼樣的﹖
魏貝妮的日間工作就跟身體殘缺的人士有關。她為身體有障礙的人士組織藝術活動,希望她/他們從藝術中重拾人生的趣味,並以此作為日常生活中的持續創作。誰不知這些工作上的對象卻成為她創作的源泉。筆者參觀過她工作的地方、人物和為當事人籌備的展覽,明白到這份工作所需要的認同和投入感。一個所謂的正常人如何面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士﹖如何去感受其生活的處境﹖
貝妮以自己用左手寫字的親身體驗、進入殘障人士的生活感受中,為這些「非一般」的人生角色抱不平,用釘和薄紗去覆蓋脆弱身體下難以啟齒的傷痛、及其所面對生活中的不平等眼光。生活的層面有多種,但生活的感覺卻有深淺之分,懂得分享別人的感受、又願意轉化在藝術中,需要放棄藝術中高貴的概念,把世界擁在身上。
貝妮的作品以象形及相當直接的形式出現﹕透明而扭曲的樹幹造型和毫不遮掩的鐵釘﹔柔和的色彩加上冰硬的金屬,製造出富美感但又難以凝視的景致。人生中有百樣人,所謂「一般」的人,又何只一類呢﹖同樣,藝術與生活也有「輕」、「重」及「多樣」之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